教宗方济各的话

要接受被愛

Apr 09, 2025
(梵蒂岡新聞網)教宗方濟各自這次患病以來,首次出現在聖伯多祿廣場上。在禧年病患和醫療工作者慶典的彌撒結束之際,教宗向所有參與慶典的人士表達問候和感謝。他在講稿中指出,病床能成為神聖之地,我們能在那裡聽見上主的聲音,從而提振並堅固信德。


4月6日主日,教宗方濟各出乎眾人意料之外,出現在梵蒂岡聖伯多祿廣場。在禧年病患和醫療工作者慶典的彌撒結束之際,教宗坐著輪椅來到聖伯多祿大殿前的石階上,穿過人群,抵達祭台前。

當天的彌撒由聖座福音傳播部代理部長菲西凱拉總主教主持。彌撒禮成的降福後,教宗簡短地問候在場的朝聖者們,說:「祝大家主日愉快,非常感謝!」聖座新聞室表示,教宗來到聖伯多祿大殿前的石階以前,先在大殿內領了和好聖事,靜默祈禱,然後他跨越聖門,以這種方式參與病患的禧年朝聖活動。

獻給病患和醫療工作者的禧年活動於4月5日至6日舉行。主禮彌撒的菲西凱拉總主教宣讀了教宗特地為此準備的講道稿。在當天第一篇讀經的啟發下(參閱:依四十三16-21),教宗邀請信眾默想以色列人離開埃及後的處境:「似乎一切都喪失了。」然而,正是在他們受考驗的時刻,一個新的民族誕生了。

教宗將這個經驗與當天福音中犯姦淫的婦女相提並論(參閱:若八1-11):這婦女因其罪過而受到譴責和排斥,指控她的人已經準備好向她投出第一顆石頭,卻被耶穌沉默寡言的權威所制止。耶穌讓她自由地離開,說她已經獲救了。

對照這兩段經文,教宗指出,天主沒有等到我們的生活是完美的,才予以介入。祂反倒進入我們的創傷,在我們的傷痛中敲響我們的心門。

生病和照顧


接著,教宗將目光轉到病患和照顧他們的人身上。教宗談論疾病會帶來的深切磨難:「它會使我們覺得自己像流亡的民族,或是像福音裡的那名婦女一樣,對未來失去希望。」然而,疾病也會是相遇的地方、是我們學習在恩寵中謙遜地「去愛與被愛的學校」。

與此同時,教宗也省思了自己的疾病,以及生病後依賴他人的處境。他並不視之為負擔,而是一門信任、感恩和希望的功課。「我們不要拒絕,卻要接受被愛」。

教宗由此提及醫療工作者,為他們的工作表示感謝,並鼓勵他們將每個病患都看作是更新自己人性意識的機會。「病床能成為神聖之地」,我們能在那裡聽見上主的聲音,從而提振並堅固信德。

對受苦者感同身受


在講道中,教宗方濟各引用了他的前任本篤十六世的話語,強調「人性的真正評估,主要是由痛苦和受苦者間的關係而定」(參閱:《在希望中得救》通諭,38號)。社會如果對弱小者轉面不顧,就是殘忍且沒有人性的。

教宗方濟各最後敦促眾人抵拒那將老人和病患邊緣化和遺忘的誘惑。「我們不可將痛苦從我們的環境中驅逐出去」,不可遠離脆弱的人。相反地,天主將愛傾注在我們的心中(參閱:羅五5),我們必須接受祂的改變,祂甚至會將苦難變成共融與成長的地方。

資料來源:教宗親臨聖伯多祿廣場:病床能成為神聖之地