福音中那三位想跟隨耶穌的人,彷彿是我們基督徒的一個縮影,他們所代表的狀況,往往是基督徒邁向真正跟隨基督的牽絆:因為現實中有太多要惦念的人和事, 使我們產生牽掛;也有很多外在因素的牽制,而不能自由。對第一個人來說,可能是不能擺脫的安全網;第二位的牽絆,可能是家庭的崗位;而第三位就常常回頭,缺乏了耶穌「面朝耶路撒冷」(參路9:51)的決心和勇氣。
自由和勇氣都是上主賜給我們珍貴的禮物,但人卻未能在天主對我們身上的召叫時表現出來,我們或許沒有勇氣去捨棄所擁有的;或許我們沒有勇氣在教會內投入得更多;又或許...我們沒有勇氣去承認自己愛耶穌不夠多。這些「或許」令我們失去了選擇的自由,皈依的自由。
在一本記載小德蘭的傳記中,提到聖人一次特別的經歷,由於聖人自小喪母,天性也十分敏感,所以面對姐姐進入修院、心中出現的罪咎感和各種牽絆等等,都無法令她有完全的皈依,直至1886年的平安夜,她表示因著小耶穌,她有勇氣戰勝了重重壓力,擺脫像嬰兒時的襁褓,讓愛德進入心中,從那時刻,她領略到由主而來的幸福。
上主,求祢賜我們勇氣,擺脫一切牽絆,讓我們重獲自由奔向祢,亞孟。
聖德蘭•里修,為我等祈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