承接昨天的比喻,主人親自伺候那醒寤的僕人,伯多祿聽了後,遂向耶穌提問:「主,你講的這個比喻,是為我們呢,還是為眾人?」(路12:41)是想確立耶穌的這番話,這個至大的特恩,真正受惠的對象是誰?是單獨許給門徒,還是也許給其他所有的人?因此,耶穌繼而用另一個比喻來加以說明祂所要表達的,既給門徒,也是向群眾講的。
耶穌借用「忠信及精明的管家」為題,以反諷的語調,來寓意被委派的僕人應持守的心態。身為一個好的管家,必須善盡自己的職責,不要虧待在他屬下任職的人,不然的話,主人回來時,一定會責罰他。
來到這裡,值得我們細想反思,我們是否就是耶穌所講的忠僕呢?在我們的信仰生活中,又是否常懷警醒之心,時刻作好準備,期待主耶穌的再來。(宗1:11)
耶穌最後以「給誰的多,向誰要的也多;交托誰的多,向誰索取的也格外多。」(路12:48)作整個比喻的結論,是要指出那些被召跟隨祂的人,應該比那些不相信耶穌的人,有更高超的做人標準。
主,耶穌,求祢派遣我們,並使我們成為祢福音的忠僕,為此而作證。